“我已经到了可以休息的年纪,但国家培养了我,我有责任有义务再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何继善院士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我国深地探测战略和新能源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其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地球物理学和工程管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为地球“把脉”的院士。
12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受邀为我校师生开展《科学、技术与工程》主题的讲座。讲座现场,何继善院士妙语连珠、化繁为简,以通俗的语言为师生讲解复杂的物理学知识,会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张基宏,各有关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刘清侠主持。
个人简介
何继善,地球物理学家、工程管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电磁勘探领域的开拓者。从事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60年来,建立了集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应用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电磁勘探方法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电磁勘探从“引进应用—跟跑学习—领先国际”的跨越,成为地球物理探测的“中国范本”,成果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工程地质条件、隐患的勘察,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含一等奖在内的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讲座开始,何继善院士向师生展示了自己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从而提出“什么是科学、技术、工程”的疑问。他深入浅出地从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出发引出主题,指出科学是发现客观规律,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活动,工程则是创造的过程。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则是技术发展的基础。”何继善院士通过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从而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等一系列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指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就是在工程技术方面进入世界一流。
何继善院士领衔形成的电磁探测中国学派,引领了国际地球物理学前沿。在讲座中,何继善院士介绍了自己在科学研究领域几十年的经验。他指出,当前全球工程师处于短缺现状,我国的工程科技有可能率先进入世界一流,我国的工程科技人才有机会成为世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此,人才培养要结合国家需要明确奋斗目标,他希望从事科学技术领域的人员不仅仅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要自己做仪器,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我好羡慕你们”。来到深圳技术大学,何继善院士感受到了年轻学子的青春活力。他赞许深技大青年学子“欣逢盛世、前途无量”,寄语青年学子“历史的机遇摆在眼前”,鼓励青年学子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
何继善院士妙趣横生的讲座让师生充分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在提问环节,师生气氛活跃、轮番上阵,就感兴趣的话题与院士展开深度交流。
讲座后,何继善院士与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在公共教学楼511会议室展开座谈。
阮双琛校长对百忙之中来到深圳技术大学的何继善院士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的筹建历程及各学院的发展情况。他指出,深圳技术大学是在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学校不断探索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模式,在国际合作、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师生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何继善院士的到来能够加强双方合作。
何继善院士高度肯定了深圳技术大学的发展模式。他表示,深圳作为国家海洋中心城市,承担着开发国家海洋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希望未来双方能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深圳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能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