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志刚 副教授
个人介绍:
赵志刚,工学博士,副教授,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12月从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入职深圳大学,2017年5月调入深圳技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型高光谱成像和实时高光谱物质分类,研究兴趣为基于ARM和FPGA的嵌入式图像数据采集与处理。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多项,主持科研项目包括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校企合作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7篇;获授权专利15项以上,其中以第一发明人申请7项。已承担多个班次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EDA设计》等8门本科课程,以及多个班次的《Verilog语言与电子设计自动化》等3门研究生课程。组织指导本科生在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多个奖项,包括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1项。
教育背景:
2005.09-2010.06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博士生
2002.09-2005.03 军械工程学院(现陆军工程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生
1995.07-1999.07 军械工程学院(现陆军工程大学),军用光电工程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工作经历:
2017.05-至今 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
2013.01-2017.06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讲师
2010.12-2012.12 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9.07-2012.12 解放军76127部队,保管队/业务处,工程师
主要荣誉:
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度本科生优秀教师奖(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南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0年度深圳技术大学首届教师晶体奖
2019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8全国大学生半导体光源系统创新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深圳大学2017届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称号
2016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后备级)
201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深圳大学2015-2016学年教学单项奖:优秀本科教师奖
2010年“深圳市光学学会春季学术论坛”优秀论文获得者
研究方向:
1、基于ARM与FPGA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采集与压缩处理
2、机器学习在高光谱物质分类与锂电池RUL预测中的应用
3、嵌入式实时高光谱成像
科研项目:
1. 横向项目:8K@60fps视频传输卡研制,2023.05-2026.04,3万美元,主持。
2. 横向项目(20231064010029):上位机监测与控制软件,2023.02-2025.01,10万元,主持。
3. 横向项目(20200202002):多旋翼无人机载实时无线数据传输微型高光谱仪研制,2020.01-2022.12,15万元,主持。
4. 深圳技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20028555301020):基于机器学习的锂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2019.09.30-2020.09.30,10万元,主持。
5. 校企合作项目(2018010802012):框幅式马赛克型微型CMOS高光谱相机的研制,2018.10-2020.09,50万元,主持。
6. 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学科布局类(JCYJ20150930104948169):适用云端数据分析的二维光谱成像微型光谱仪的研究,2016.01-2019.12,300万元,参与。
7. 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知识创新类(JCYJ20150324141711612):硅深孔阵列像素化X射线转换屏出光效率研究,2015.08-2017.08,16.8万元,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61227802):大视场X射线相衬成像器件与锥束CT系统研究,2013.01-2017.12,900万元,参与。
9.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4408120001):多光锥耦合高分辨率数字X射线探测器研究,2013.01-2015.12,4万元,主持。
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813):高亮度硅基像素化X射线转换屏研究,2013.07-2015.06,15万元,主持。
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11835):高分辨率多光锥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2012.07- 2013.12,5万元,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532090):基于传播的相位衬度锥束XCT成像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2006.01-2010.12,220万元,参与。
代表论文:
1. 吕德远, 黄浩文, 曾珉, 曾旭, 赵志刚*. 快照马赛克高光谱图像CCSDS压缩器的FPGA实现. 光学精密工程, 2022(8): 883-893.
2. 金绍勋, 黄继小, 赵志刚*, 吕德远, 黄浩文, 付存, 刘文擎, 屈军乐. 基于Socket服务器的Zynq平台微型高光谱仪实时视频预览系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1(1): 38-42.
3. 金绍勋, 吕德远, 黄浩文, 赵志刚*, 黄继小, 付存, 刘文擎, 屈军乐.基于快照马赛克面阵高光谱图像的FPGA预测压缩. 仪器与设备, 2020, 8(1): 21-29.
4. 庞高峰, 王志云, 赵志刚*, 陈超民, 金绍勋, 黄建衡, 雷耀虎, 屈军乐. Zynq平台嵌入式本地光谱分离微型高光谱仪研制,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9(3): 23-27.
5. 王志云, 庞高峰, 赵志刚*, 李冀, 雷耀虎, 郭金川, 陈超民, 李国光. X射线探测器的多FPGA远程配置,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8(2): 58-61.
6. 庞高峰, 王志云, 赵志刚*, 陈超民, 金绍勋, 黄建衡, 雷耀虎, 屈军乐. 基于Zynq的远程实时高光谱视频采集, 仪器与设备, 2018, 6(1): 28-37.
7. Y. Lei, Z. Zhao, J. Guo, J. Li, and H. Niu*, Disordered wall arrays by photo-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in n-type silicon, J. Semicond., 2016, 37(10): 106001.
8. Zhigang Zhao, Ji Li, Yaohu Lei, Ru Wang, Jianping Ren, Jian Qiao, Hanben Niu*, Wafer-scale pixilated scintillator and specially design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fiber optic taper array-coupled digital x-ray detector,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2015, 795: 71-76.
9. 赵志刚, 王茹, 雷耀虎, 郭金川, 杨勤劳, 牛憨笨*. 可微调非粘结光锥阵列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 光子学报, 2015, 44(5): 0504001.
10. Y. Lei, Y. Du, J. Li, Z. Zhao, X. Liu, J. Guo, H. Niu*, Fabrication of X-ray absorption gratings via micro-casting for grating-based phase contrast imaging, J. Micromech. Microeng., 2014(24): 015007.
11. Zhigang Zhao, Ru Wang, Jianheng Huang, Jinchuan Guo, Hanben Niu*, Implementation of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2×2 fiber optic taper array coupled digital x-ray detector, The Open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8): 152-158.
12. Y. Lei, Y. Du, J. Li, J. Huang, Z. Zhao, X. Liu, J. Guo, H. Niu*, Application of Bi absorption gratings in grating-based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Appl. Phys. Express, 2013(6): 117301.
13. Y. H. Lei, X. Liu, J. C. Guo, Z. G. Zhao, and H. B. Niu*, Development of X-ray scintillator functioning also as an analyser grating used in grating-based X-ray differential phase contrast imaging, Chin. Phys. B, 2011, 20(4): 042901.
14. 赵志刚,牛憨笨*,雷耀虎,郭金川. 光助电化学刻蚀法制作大面积高深宽比硅深槽.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0, 8(6): 498-503.
15. 赵志刚,杜杨,黄建衡,郭金川,牛憨笨*. 电源和驱动时序可调整CMOS成像系统的实现. 光电工程, 2010, 37(6): 119-125.
16. 赵志刚,郭金川,杜杨,黄建衡,牛憨笨*,王健,曾清清. 基于DDR2 SDRAM缓存的CMOS图像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0(6): 90-93.
17. 赵志刚,郭金川,杜杨,黄建衡,牛憨笨*,王健. CMOS图像传感器LUPA-4000具有开窗读出功能成像系统的实现. 传感技术学报, 2010, 23(5): 670-675.
18. Zhao Zhigang, Guo Jinchuan, Lei Yaohu, Niu Hanben*. Photoelectrochemical etching of uniform macropore array on full 5 inch silicon wafer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 2010, 31(7): 07600(1-5).
19. ZHAO Zhigang, BAI Caili, GUO Jinchuan, NIU Hanben*. Fabrication of wall array by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of n-type silicon. Proceeding of SPIE, 2007, 6836: 68360W(1-5).
代表专利:
1. 赵志刚, 曾旭, 吕德远, 黄北贵, 黄浩文, 何伟, 罗旭东, 曾珉. 触控式微型高光谱仪.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22.06.08, 专利号: ZL202122668695.9.
2. 赵志刚, 陈超民, 屈军乐, 李国光. 一种基于高光谱微型光谱仪的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 发明专利, 授权日期: 2020.04.03, 专利号: ZL201710842426.5.
3. 赵志刚, 黄罗程, 雷耀虎, 郭金川, 李冀, 许桂雯, 黄建衡. 适用于多样品同步实验的光辅助电化学刻蚀装置. 发明专利, 授权日期: 2019.05.21, 专利号: ZL201710267275.5.
4. 赵志刚, 黄浩文, 黄启亮, 吴浩斌, 陈佩仪, 王文晴, 彭顺笙. 智能远程门锁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17.08.25, 专利号: ZL201621421502.2.
5. 赵志刚, 黄浩文, 刘德泓, 林丰, 黄启亮. 适用远程机载的双目实时VR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17.07.28, 专利号: ZL201621412769.5.
6. 赵志刚, 牛憨笨, 杨勤劳, 郭金川. 多光锥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的耦合装置. 发明专利, 授权日期: 2013.10.30, 专利号: ZL201210043537.7.
7. 赵志刚,牛憨笨,郭金川. 光助电化学刻蚀装置. 发明专利, 授权日期: 2010.10.6,专利号: ZL200910105069.X.
8. 付存, 屈军乐, 赵志刚, 金绍勋, 刘文擎, 黄继小. 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微型高光谱仪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20.04.03,专利号: ZL201920704922.9.
9. 李国光, 屈军乐, 赵志刚, 陈超民. 一种微型光谱仪传输适配器及光谱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18.04.06, 专利号: ZL201721202454.2.
10. 陈超民, 李国光, 屈军乐, 赵志刚,庞高峰, 王志云. 一种便携式二维成像微型光谱仪.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17.09.01, 专利号: 201720082585.5.
11. 王志云, 李国光, 屈军乐, 赵志刚, 庞高峰, 陈超民. 一种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光谱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17.08.29, 专利号: 201720089691.6.
12. 庞高峰, 陈超民, 屈军乐, 赵志刚, 王志云, 李国光. 一种便携式微型光谱仪.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日期: 2017.08.25, 专利号: 01720077578.6.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aozhigang@sztu.edu.cn